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提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实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新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做了富有深刻内涵的表述,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分析解读】
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而基层工作面临的挑战大、历史遗留问题多、政策衔接不到位、群众诉求最直接,必须以改革精神去破题,以改革勇气去克难。各级基层政府作为改革的“神经末梢”,必须啃硬骨头、涉险滩,推动改革举措在基层落地生根,进而回应好群众的热切期盼。
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自治是基层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和依托,是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它不但有利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认同,还有利于减少矛盾冲突、增进社会和谐。浙江一些基层经验表明,只有抓实基层民主,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农民的参与性才能提高,农民对村庄发展才更有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因此,做好基层治理,首先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抓实基层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