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讼时效的中止
  1、诉讼时效的中止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出现法定事由,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停止计算。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小口诀:地震被绑、父母双亡、无儿无女。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
  1、诉讼时效的中断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行为,使已经进行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待法定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又重新开始计算。
  2、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事由: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小口诀:我要钱,你同意,走程序。
  三、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对比
  1、时效中止:客观性、暂时停止、再给六个月、最后六个月内。
  2、时效中断:主观性、重新起算、再给三年、时效期间内。
 
 刷题巩固,趁热打铁 
 
 
 
 
  例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
  A、当事人提起诉讼
  B、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C、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D、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A、B、C项正确,均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D项错误,《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发生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故发生不可抗力不会导致诉讼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