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绿色生产。一是加强护绿增绿。深入推进精准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集成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抓好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源头治理模式。二是做实减排固碳。聚焦“双碳”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加强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技术研发,推动土壤污染和矿山生态修复。三是推进生态循环。强化技术支撑,推进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研发推广清洁健康养殖技术,推进标准化规模、健康增量提质行动,走好种养结合、农牧一体化路子。同时,建立健全绿色农产标准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可控、可管、可追溯。四是优化产业布局。依据自然资源状况,调整加工以及服务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村一体”的理念,拓展农业农村生态功能,因地制宜发展,做好“生态+”的文章。
厚植农村绿色生态。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推动乡村振兴,要立足于生态优势,深入践行理念,让良好生态成为振兴支撑点。一是构建评价体系。实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评价,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由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完善空间布局。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摸清资源家底,严格落实规划要求,构建“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体系,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坚持“以多样化为美”,深挖地方人文特色,突出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明确县域村庄分类,注重保留风貌风情,同时预留合理位置、足够空间。三是打造“美丽样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挖掘转化路径和实现模式,打造样板。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研发推广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信息终端和技术产品,运用技术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乡村智慧社区。
引导农民绿色生活。农民富裕富足,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也体现在精神文明层面,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促文明,充实乡村振兴精神内涵。一是树牢绿色生活理念。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破除落后旧俗,秉承优良传统和农人本色,把握绿色生活的实质与意义,树立绿色文明风尚,培育新时代乡风生态文明。二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技术集成创新,采用措施,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积极运用适宜技术,就地取材,促进乡村建筑绿色化。三是共享绿色生态红利。推进生态补偿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民得实惠的利益联接机制,是引导农民绿色生活生产长效之策。坚持“谁保护、谁受益”“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创新农业农村生态补偿机制,遵循市场规律,探索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推动绿色生产与振兴与农民富起来同向发力。
保护自然发展的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践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农问题一直是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总书记也不止一次提出在实现现代化强国之路中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才是乡村振兴必胜的法宝。在未来发展中,要有定力和心力才能让乡村真正地散发魅力。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戴照力(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