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曾提出:改善民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问题是社会底线话题,亦是社会进步之根本。改善民生,则既能兼顾小家幸福,又可为中国梦而助力。民生问题,刻不容缓,也是两会重要之议题。因此,做好民生服务,任重而道远,需多方合力,让服务更具温度,让民生服务更有质感,让人民群众更具获得感,方能彰显政府职责。
做好民生服务,需政府亲力亲为,开门问策,将温度注入服务。在依法治国的当下,为解决民生服务,不应固守常规,杜绝一刀切的执法模式,需人性,显温度。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提出:民生服务需对症下药,多谋民生之力,多解民生之忧,多做民生事实。体现了民生服务政府需亲历亲为,以民为本。过去一刀切的执法模式,不仅降低民生幸福感,更让干群关系紧张化。诸如春联春贴的整治活动,虽出发点可取,保护了环境,提升城市整洁度,但落实上的一刀切着实让百姓寒心。反观现在,社区实现自治模式,开门问策,群策群力,为社区的建设发展而形成合力。因此,民生服务应以人为本,遵循百姓提议,只有政府亲力亲为,百姓贡献智慧,方能真正落实政策为根,志向为本的原则,也能够将温度注入服务,体现政府做好民生服务的决心。
做好民生服务,需打破原有模式,注入新鲜血液,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俗话说推陈出新,社会的发展需要革新,民族的强盛需要改革,那么服务需要创新,方能更好的为百姓带来福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N区探索主动上门,精准救助,重造血的救助方式取得较大成效,2020年9月,实施社区救助顾问制度,真正的为民着想,给百姓带来红利。因此,当前时代,万物互联,我们应打破常规模式的壁垒,敢于创新,为民生福祉提质,在智能时代下,让智能为服务插上翅膀,由过去单纯输血式服务模式转变为造血。
做好民生服务,需践行群众路线,以群众利益为导向,提高群众获得感。我认为政策好不好,要看百姓是哭还是笑。民生服务亦是如此,从百姓角度出发,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方能做好民生服务。正如苏东坡治理西湖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民生问题,因地制宜,以群众利益为导向,转变固有模式,提高群众获得感。村干部陈伟为使群众生活提质,变卖房产,研究水稻,最终推动村民共同致富。因此,服务就因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前提,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方能真正给百姓带来幸福感,获得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字,丰收愿景也是百姓的期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民生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为民服务的使命,真正将温度融入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给百姓带来福祉与红利,也真正落实习总书记在新时代特色主义思想中提到的人民至上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