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题供考生练习。
1.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_______与羞愤。有的人讲话内容_______,时机也对,但对象不够成熟,讲得再多也_______,对不同的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尴尬 精辟 徒劳无益
B.不齿 丰富 白费口舌
C.误解 透彻 无济于事
D.苦恼 鲜明 枉费心机
2.1929年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革命,当时罗斯福认为,自由的基础不是对政府权力_______,如果这样的话,会“把人民拱手送给大公司任其奴役”,大公司的只有通过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
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制约
B.限制
C.放任
D.不拘
3.“正人心而后争天下”这是南宋学者陈亮上书孝宗皇帝时所言,时隔八百多年,今天读来,依然_______。
A.石破天惊
B.振聋发聩
C.醍醐灌顶
D.警钟长鸣
4.许多好书的价值只限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们没有展示出那种_______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源于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人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讨论各时代、各地区的人都要_______的问题。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一如既往 解决
B.历久弥新 考察
C.一唱百和 思考
D.经久不衰 面对
5.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一点很多做父母的都知道;但是怎么玩,玩什么,很多人未必有_______的认识。孩子本来可以从玩中开发智慧和能力,但却被白白地_______,应该明白,孩子不能为玩而玩,而是要玩出名堂来。
A.明确 消耗
B.清楚 浪费
C.科学 虚度
D.合理 耽误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考查语境搭配的实词与成语混搭填空。
根据第一空后的“羞愤”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该与“羞愤”表达的意思相接近,感情色彩相一致,由此即可排除BC两项,“不齿”和“误解”都是表达当事人对建言的一种态度,而不是讲自己的主观感受。第二空对比“精辟”和“鲜明”,“鲜明”多用来修饰立场、观点等,用在此处不能体现出讲话内容的价值,排除D。
“徒劳无益”指付出了劳动,做了工作,但得不到任何的益处;“白费口舌”意为谈话一无所获;“无济于事”指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枉费心机”指白白地费了一番心思。文段是说“对不同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否则讲得再多也没用,“徒劳无益”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A。
这种多空选择的题目,可采用排除法,第一空看不出来不能确定的时候,往后看其他的空格。
2.B【解析】此题为实词填空题。通过题干中“大公司的只有通过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可知文段指出需要政府权力的作用,而不是任其发展,故首先排除C、D。接着比较A、B两项,A选项制约是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B选项限制是指规定范围,不允许超出,前者强调的是甲乙之间的关系,而文段并没有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故制约不符合语境,限制政府权利是指政府权利不允许超出某种范围,与文段含义相符。故正确答案为B。
3.B【解析】“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来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显然更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
4.D【解析】此题是混搭填空题。
突破口在第一个空。通过关键词“只限于”、“没有”可知,第一个空格处填入的词表述出来的意思,应是与“只限于同一个时期”相反的。
“经久不衰”是指历经很久也不会衰退。符合语境,当选。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一唱百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都不能形容好书的吸引力,所以不选;“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侧重点在于“新”而不在“久”,不符语境。
所以排除ABC,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5.B【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消耗”指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浪费”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虚度”白白地度过。“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文中重点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孩子玩的时间,不要浪费。并未说如果孩子只是玩,就是“虚度”,更不是“消耗”或“耽误”。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