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下面安徽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常识判断的法律部分,供考生练习。
1.
我国 《 民事诉讼法 》 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其中不包括( )。
A.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B.有明确的被告
C.具体的诉讼请示
D.有充分确凿的证据
2.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抗诉案件时,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是( )。
A.审判员
B.陪审员
C.审判员和陪审员
D.审判员和院长
3.
>公开审判的实质是向( )公开,是和不公开相对而言的。
A.检察院
B.社会
C.当事人
D.新闻媒体
4.下列哪种情形最可能实行一审终审( )。
A.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被告提出反诉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B.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夫妻双方争夺子女抚养权的离婚案件
C.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合同纠纷案件
D.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
5.>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对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这是环境公益>诉讼>在程序方面的进步,但仍然缺少具体规定来________,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相关法律条文的缺失,导致法院不受理环保>诉讼>的情况_______。
A.支撑 屡屡发生
B. 解释 不足为奇
C.支持 时有发生
D.指导 屡见不鲜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网参考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我国 《 民事诉讼法 》 第 108 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有充分确凿的证据不属于起诉必须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A
解析:
合议庭组成人员按照案件的审级不同而有所区别。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公开审判是相对于秘密审判而言的。故正确答案为 B。
4.答案: D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故本题答案选D项。
5.答案: A
解析: >根据文段意思,第一个空前说明修改后的法律条文还比较空泛,具体规定还有所欠缺的意思,因此第一个空填入“支撑”比较合适,缺少法律支撑是常用搭配。再看第二个空,“屡屡发生”和“时有发生”都指经常发生的意思,与“不足为奇”和“屡见不鲜”相比语意更轻,因此符合文意,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