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成语与所涉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A.图穷匕见——荆轲
B.高山流水——伯牙
C.破釜沉舟——项羽
D.投笔从戎——岳飞
2.汉武帝在位初年,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财钱,这说明了( )。
A.封建统治者注意休养生息,政府开支较少
B.生产力高度发达,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
C.封建政府征收重税,聚敛了大量财富
D.地主剥削较轻,社会公共财富比较充裕
3.宋朝为加强中央司法机构的控制,在皇宫中设立( )。
A.大司徙
B.《宣政院》
C.大理院
D.审刑院
4.“三落三起”是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伟人生涯中,坎坷经历的真实写照,其“第二落”落脚地位于江西省( )。
A.东乡县
B.宁都县
C.进贤县
D.新建县
5.1900年,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运动,组成了“八国联军”进攻中国。“八国联军”指以下哪八个国家?( )
A.英美法德俄日意奥
B.英美法俄日德奥葡
C.英美法德日葡荷意
D.英美德法俄荷意比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参考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投笔从戎的故事主人公说的是东汉的班超,因此D选项对应不正确,其余选项正确,故本题选择D。
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登基前及登基初期的历史知识。汉武帝登基后,继续父亲汉景帝在位时推行的与民休养生息的治国之道,勤于政事,厉行节约,使西汉王朝的国力日益增强。故正确答案为A。
B项出现大量剩余产品不能说明国库的粮食和资金充实;C项和D项与史实不符。
3.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是审刑院的设立。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维护皇权和专制主义,在三法司之外设立审刑院,专理狱讼的决劾,从而使大理寺降为慎刑机关,凡是地方上报的案件,也要报审刑院备案。到了宋神宗时期,审刑院撤销,三法司的职权才行恢复。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宣政院是元朝专理宗教审判的机关,宋朝没有此机关。大理院是清末司法改革而由大理寺变更而产生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宋朝称大理寺,而不是大理院,况且大理寺属于三法司之一,不是皇帝专门监督司法机关的专门机关。大司徒是商朝和西周时期的司法官名称,而不是机关,况且宋朝没有此名称。
4.答案: D
解析:
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收到株连,被下放到江 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故本题选D。
本题相关知识点:
1.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
2.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
3.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5.答案: A
解析: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的八国联合军队。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后以大清王朝战败,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谈和后清朝付出白银4.5亿为终。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