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6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1.我磕磕绊绊地走在村庄里,似乎仅仅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和喘息声。两堵泥墙的夹缝偶尔闪出一条窄窄的小巷,光滑的石板路笔直地伸入纵深之后一折绕走了。巷子尽头的泥墙有一扇小小的石窗,窗内乌黑一片。沿途遇见了若干倒塌的院落,阳光之下芳草萋萋,几堵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两扇开始朽烂的门板黯然歪倒在地。随行的朋友从路上捡起一根竹条,说下一个路口的几条狗十分凶悍。话音未落,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狗雄赳赳地冲出来,拥挤在路口伸长脖子狂吠,仿佛它们才是这些房子的真正主人。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A.宁静的村庄
B.落寞的村庄
C.孤独的村庄
D.原始的村庄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专家表示,应当大力倡导赡养人经常看望慰问老人,但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
下列作为选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请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B.“常回家看看”如何入法
C.精神赡养是道德更是法律
D.“常回家看看”或入法律
3.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是先以高速气流的猛烈碰撞把颗粒超细粉碎、自动分级后,再加入需要复合的纳米或微米材料进行多种性能的捏合,使颗粒分体达到所需要的功能。使用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将化学药品超细粉碎后,仍容易团聚结块不易流化,而且药效易挥发。此时加入药品级的表面包覆复合剂,通过高速旋转吸附在药品的超细颗粒表面,既能防止超细颗粒团聚,又能形成一层保护膜以保护药效。
这段文字说明了“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
A.承担了药品从原料变成制剂的加工任务
B.特点及它在药品粉碎以及制备中的运用
C.设计原理及在药品粉碎和制备中的应用
D.解决了化学药品粉碎制备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文段为散文文体,重在对其意境的把握。文段“倒塌的院落”“芳草萋萋”“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门板黯然歪倒在地”“仿佛它们才是这些房子的真正主人”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种寂寞、潦倒、凄凉的感觉。A项“宁静”、D项“原始”较易排除。对比B、C两项,“孤独”指孤立无所依附,“落寞”指寂寞潦倒,显然“落寞”与原文的意境更加匹配。
2.D【解析】标题填入题即为中心理解题的变形考查,需要在分析文段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短小精练、有吸引力。文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与专家建议两方面,共同得出“应该多看望老人”这一结论。B、D两项中的“常回家看看”对比之下更生动形象,适合作为标题,故排除A、C两项。B项为强迷惑项,虽文段末尾提及“如何入法”一事,但把握文段中心不能简单从某一分句草率判断,而是必须对文段进行宏观把握。通读文段可知,重点并非在“如何”入法,文段并未具体论述“如何”这一方式,而是对“常回家看看”的积极倡导,由此可知,这一倡导有可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D项中“或”字体现出入法的可能性,表述较为准确。
3.C【解析】文段首先通过“先……”,“再……”介绍了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是如何运转的,即“原理”,接着介绍了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在实际运用过程能带来的一些好处。故文段为并列结构,需将前文对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两方面内容的介绍概括全面,对应选项为C项。A项,属于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的应用部分,为并列中的一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特点即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文段并未表明,无中生有,排除。D项,属于并列结构中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