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7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1.最新研究显示,所谓“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那么好。研究引用大量基因资料,发现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蛋白型胆固醇(HDL)水平即使升高,对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并不低于天生HDL水平较低的人士。如果HDL真的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前者患心脏病的机会应该较低。没有参与研究的学者对相关结果感到不安。
下列哪项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
A.遗传因素与心脏病
B.心脏病研究的新发现
C.“好胆固醇”或并不存在
D.胆固醇对心脏病的影响
2.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是先以高速气流的猛烈碰撞把颗粒超细粉碎、自动分级后,再加入需要复合的纳米或微米材料进行多种性能的捏合,使颗粒分体达到所需要的功能。使用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将化学药品超细粉碎后,仍容易团聚结块不易流化,而且药效易挥发。此时加入药品级的表面包覆复合剂,通过高速旋转吸附在药品的超细颗粒表面,既能防止超细颗粒团聚,又能形成一层保护膜以保护药效。
这段文字说明了“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
A.承担了药品从原料变成制剂的加工任务
B.特点及它在药品粉碎以及制备中的运用
C.设计原理及在药品粉碎和制备中的应用
D.解决了化学药品粉碎制备中出现的问题
3.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文段围绕“好胆固醇”展开,通过举例说明了所谓的“好胆固醇”对心脏病的效果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好胆固醇也许并不好,C项的描述最为贴切。A、B、D三项均未体现文段的重点概念“好胆固醇”,故排除。
2.C【解析】文段首先通过“先……”,“再……”介绍了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是如何运转的,即“原理”,接着介绍了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在实际运用过程能带来的一些好处。故文段为并列结构,需将前文对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两方面内容的介绍概括全面,对应选项为C项。A项,属于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的应用部分,为并列中的一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特点即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文段并未表明,无中生有,排除。D项,属于并列结构中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
3.D【解析】由文段中“正因如此”可知其为典型的因果类文段,所以前面的内容是原因,结果为晚清苏州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后文的“苏州人很少愿意投资现代实业而使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不得不转向外埠”是对结果的进一步举例说明。由此可知,D项既包含了“士绅观念”这一原因,又得出了“制约苏州现代化进程”这一结果,表述最为全面,正确。A、C两项均为解释说明的内容,不是文段的重点,排除;B项只是结论前的内容,没有体出结论这一重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