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2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1.①影响生物寿命最关键的因素是基因
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
③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
⑤在这个前提下,个体的寿命则由环境决定
⑥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遗传物质是基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⑥③⑤
B.④⑤③②⑥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⑥①③②⑤④
2.汉语西文字母词被汉语词典收录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收录字母词早已是汉语词典和工具书编纂的惯例和通行的做法。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是汉语词典首次收入字母词。在辞书史上,这部词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它虽然还不是纯粹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词典,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这段文字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
A.总结西文字母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收录规律
B.说明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早有先例
C.论述其对于近代以来辞书编纂的影响
D.探讨汉语词典收词规律的历史演变
3.①据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
②这不符合常理
③早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洪堡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
④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⑤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提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了
⑥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⑥①⑤④
B.③①⑤④②⑥
C.⑥②③①⑤④
D.⑥②③⑤④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本题为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分析。①句的核心内容为基因,②句提及生物寿命,④句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而⑥句将①句中的基因即遗传物质和④句中的环境概括提出,往往位于①④两句之前先总起再分述,并且在分述中一般按照先“遗传物质”再“环境”的先后顺序展开。据此可知,D 项中⑥句开头①③②句讲“遗传物质”,⑤④句讲“环境”,完全符合正确且常考的行文逻辑。
2.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然后以《新尔雅》中“X光线”一词的收录为例,说明这是汉语词典第一次收录字母词。由此可知,文段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早有先例。
3.A【解析】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首先判断首句,③句为观点句,而⑥句是以“由于”为标志的因果解释句,故③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C、D两项。②句“这不符合常理”含有指代词,且短小易懂,故须寻找不符合常理的表述,通过判断首句时对③句的阅读可知,“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便是不符合常识、不符合常理的,故③②捆绑,确定正确答案为A。再将A项代入验证,发现语句通顺,逻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