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模块训练(19)

2016-07-18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1.实际上雾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别污染源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京津冀区域而言,认清区域内污染源的共性及差别,有助于区域内地区________地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
  
  填入画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地制宜
  
  B.正本清源
  
  C.齐心协力
  
  D.有的放矢
  
  2.资源为国家所有,资源开发不应成为暴利行业,可以大幅提高修复基金、生态补偿基金额度,作为________,让有能力、有资质、负责任的企业成为开发主体,使其成为未来矿产开发的方向。与此同时,建立矿山生态终身追责机制,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让________者得不偿失,这样才能保障矿山资源的有序开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门槛 杀鸡取卵
  
  B.标杆 寅吃卯粮
  
  C.壁垒 唯利是图
  
  D.标准 暴殄天物
  
  3.海军舰艇中的军辅船是大洋上的“粮草官”,虽不具备强大作战能力,却直接关系着远洋保障。但是,目前中国仅有四艘综合补给舰在海军服役,维持日益________的远洋训练、护航和演习,显得有些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漫长 顾此失彼
  
  B.复杂 无能为力
  
  C.繁重 捉襟见肘
  
  D.艰苦 苦不堪言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识别污染源是治理大气污染关键,接着说对于京津冀区域要认清其共性和差别,有助于区域内地区对不同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抓住这一区域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综合治理污染源。D项“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即针对不同的污染源进行治理。B 项“正本清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C 项“齐心协力”指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均不能体现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故排除 B、C 两项。A 项“因地制宜”指根据各 地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文段仅解决京津冀地区,并无其他地区的对比,差别在于污 染源的不同,故可排除这一强迷惑项。
  
  2.A【解析】第一空,“大幅提高修复基金、生态补偿基金额度”是为了让那些有能力、有资质、负责任的企业成为开发资源的主体,去带动未来矿业发展,即为那些企业提供一个成为开发主体的条件、机会,满足额度才可以成为主体,因此这可以作为一个“门槛”“标准”。B 项“标杆”意为榜样,与文意不符;C 项“壁垒”多用来比喻对立的事物和界限,为贬义词,与文段中的积极语义相悖。故排除 B、C 两项。第二空,所填词对应前面“私挖滥采”,并由“保障矿山资源的有序开发”可知,空格处应填入表示只贪图眼前采矿的巨大经济效益而不顾长远的生态利益的成语,对应 A项“杀鸡取卵”。D 项“暴殄天物”意为任意残害各种生物,也指不爱惜物品,任意挥霍浪费,该词并无不顾长远发展之意。
  
  3.C【解析】第一空,A项“漫长”与“日益”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B项“无能为力”用在此处形容补给舰的情况程度过重;D项“苦不堪言”意为苦得难以用言语表达,一般搭配“生活”等,用在此处语义不当;C项“捉襟见肘”意为拉一下衣襟就看见了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多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与前文“仅有”一词对应准确。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