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模块练习(6)

2016-03-16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1.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群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2.当夜深人静,即将准备进入梦乡时,我们的身体常常会突然抽搐一下,这种抽搐通常被科学家们称作临睡肌跃症(又称入睡抽动)。目前没有研究彻底弄清它的原因,因而人们对此有诸多猜测。有一种解释认为,人脑是基于爬行动物的大脑进化而来的,因此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动物的应激反应模式。肌肉彻底放松时,大脑会基于这一应激反应模式,以为我们在自由坠落,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大脑指挥全身肌肉马上行动,试图在下坠过程中抓住什么东西,于是本已放松的肌肉会突然收紧,导致入睡抽动。
  
  这段文字:
  
  A.介绍临睡肌跃症的临床表现
  
  B.提供一种对临睡肌跃症的解释
  
  C.说明临睡肌跃症与大脑的关系
  
  D.阐述临睡肌跃症对人类的意义
  
  3.“微创新”,这个概念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尝试的新方向。今天的技术革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颠覆性的更新换代,任何针对用户体验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爆整个市场。微博就可以看作是在博客基础上的微创新,用140个字拉低了用户门槛,迅速引发了全民微博潮。对于习惯了模仿的企业来说,如何不让微创新成为“山寨”的代名词,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像团购这样的一窝蜂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其中很难看到“微创新”在发挥作用。
  
  这段文字用“团购”来说明:
  
  A.盲目从众的现象
  
  B.更新换代的趋势
  
  C.复制与模仿的做法
  
  D.集体相约采购的行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文末的话题落在“受众的趣味和电视人”之间的关系上,只有C项符合这一意思。A、D两项只强调了受众,B项弄反了受众和电视人的关系,都不正确。
  
  2.B【解析】文段先提出临睡肌跃症的概念,后指出还没有研究彻底弄清这种症状产生的原因,由此产生了诸多猜测,并就其中一种解释做了说明。故文段意在提供一种对临睡肌跃症的解释。B项符合文意。A项只是文段的表层意思,没有进行深入;C项并不是文章主要阐述的内容;D项文段没有涉及。
  
  3.A【解析】由“像团购这样的一窝蜂现象屡见不鲜”可知,团购形容的是“一窝蜂现象”。“一窝蜂”形容很多人同时说话或行动;且根据文意可知,这里的“团购”是用来说明那些“习惯了模仿的企业”不寻求创新与改变,根据此两点与选项对应,A项“盲目从众”中“众”体现了“很多人”都这么做,“盲目”又能表达“不创新不改变”之意,是对文段观点的最佳理解。C项为强迷惑项,“复制与模仿”仅仅能体现出不创新不改变,但未能体现“很多人都这么做”的语义,且文段以“团购”举例应该说明的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并非某种做法,相较之下,A项表述更为准确。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