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手机绑架的时代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无限的便捷与快感,看手机、刷微博、收发邮件,甚至上网购物……但同时,也导致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智能手机正在悄悄地“接管”甚至“绑架”一些人的生活,让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旁边玩手机。”这种调侃背后所隐藏的悲凉,正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也预示着科技战胜人类这一噩梦的开始。
面对这一噩梦,作家王蒙精辟地指出,当人们只会用身体、眼神、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和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的噩梦缓缓逼近……我认为这并非危言耸听。人区别于其他高级哺乳动物的关键在于:人是一种具有思维能动性的社会性动物。因此,人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但是,智能手机却在抹杀人的这两个属性,令人痛心。
被手机绑架,会降低人的思考力和记忆力。手机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确实有助于我们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但这一过程也轻而易举地代替了主动思考的冲动。“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了。”这是人们遇到问题时普遍的反应。于是,从问题到答案之间原本蜿蜒曲折的程,被几个按键所取代。这带来的是大脑皮层短暂的兴奋,却失去了苦苦思索与绞尽脑汁的“痛苦”,以及豁然开朗的激动。同时,白色荧光中闪烁的字体,却难有白纸黑字蕴藏的墨香,只能短暂地从视线中滑过,惊不起任何涟漪。加之,充斥于网络的不是娱乐八卦,就是网络段子。这些真伪莫辨、良莠不齐的信息只能成为佐酒的谈资与搞笑的素材,却藏不下有内涵的学问和智慧。
被手机绑架,会让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冷漠。都市中无处不在的压力,使得个人身陷各种无力、无助、无奈感之中。在科技时代,人们排解压力的方式,由酒精、毒品等方式转换成“电子毒瘾”。这种高科技对于人性弱点的攻击性,以一种人们无法察觉地方式侵蚀着社会精神、信仰、意志、伦理等文化肌体的健康,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封闭的绝佳机会。曾几何时,热闹的家庭聚会,变成了手机展示会;刷微博代替了言语交流;天伦之乐代替了相顾无言,唯有低头刷手机。于是,每个人都于虚拟中寻找慰藉,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冰冷的文字。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弱化,社会的生命力也会不断削减。
如何规避上述问题,回顾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妨听听专家的意见:一是加强公共服务。政府要承担起宏观教育与科学规则的设计实施责任,扭转先进文化层面关于电子产品使用上无标准、无引导的局面,形成符合心理行为科学规律的、有文化导向的综合环境。二是各种社会文化组织积极组织读书、交流等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三是个人应养成合理的使用手机的习惯,增强自制力。同时,多参加集体活动,拓宽社交网络。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重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有阳光、拥抱亲情。
手机作为先进科技在人类交流沟通领域的应用,原是为了方便人们联络,增进彼此情感。我们怎能被手机“绑架”,而忘记“最初的梦想”呢?因此,分清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才能让人类在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更好地面对手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