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今后不升职也能加薪

2014-12-03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2月2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会议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是为基层公务员办好事、办实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好的做法,改进存在的不足,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专家表示,公务员将施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这意味着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将与职务脱钩、与职级挂钩,将改变过去当领导才能涨工资的现象,从而提高基层公务员薪酬。

  举例说明

  干得不错,当不当官工资差不多

  竹立家认为,长期以来,按照职务发工资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是不合理的。

  比如同样工作了5年的基层公务员,都是2000元月薪,一个当了科长,月薪就能涨到3000元,没当上的一直都是2000元的月薪,差了很大一块。当不上这个科长,工资就很难提升,除非是大规模的整体性涨工资。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当不上官,就别想涨工资。于是就出现了买官卖官,形成了腐败现象。“大家都想当官,当官工资才涨能上去。”

  “职级并行制度”实施之后,两个人同样工作了5年,你没当上科长,但你也干得不错,你的工资就和当上科长的差不多。这样的话,大家就不会往官场这条独木桥上挤了。这将有利于消除官本位现象。

  作用很多

  解决基层公务员薪酬偏低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又规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这就意味着,公务员的工资待遇由其职务决定。

  我国的领导职务层次,从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到乡科级正副职,共分为10个层级。对应的职级即为国级、省部级、处级至科级。

  除此之外,非领导职务也分为8个层级,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薪酬待遇,就是与这些层级挂钩。职务与级别越高,收入就越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称,“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就是要打破这种常规,将公务员的工资与职务分离、与职级挂钩。这主要解决的是基层公务员薪资偏低的问题。

  竹立家说,基层公务员晋升的渠道少、速度慢。如果职务和职级不并行,有些乡镇的基层公务员,一辈子可能连个科长都当不上,当不上领导基本的薪酬就上不去。

  这影响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对其家庭生活的改善无益。“不论是从管理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讲,薪酬都是人认真工作的基础因素。”

  职务与职级并行后,一个普通的基层公务员,按照工作年限和考核标准提高职级,就可以相应地增长工资。这也可以解决基层公务员一直以来工资偏低的问题。

  解读

  热点追问

  基层公务员涨薪的钱从哪来?

  公务员工资的发放都是由地方财政支付。竹立家认为,“职级并行制度”不会有制度障碍,最大的问题来自于财政支出的调整。

  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比如广东的处长和西宁的处长,薪酬差距就会很大。

  竹立家认为,对于偏远、贫困地区来说,将面临着增加财政支出压力的问题,当地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支出的转移力度。“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毕竟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起码对消除官本位现象,提高一般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是非常有好处的。”

  (文章来源于腾讯)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