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刑法练习(4)

2010-05-10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31.管制的期限为(   )。

  A. 半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B. 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C. 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D. 三个月以上,5年以下

  32.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B. 犯罪预备

  C. 犯意表示D. 不构成犯罪

  33.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   )。

  A. 预备形态B. 实行过程中

  C. 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D. 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

  34.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

  A. 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胁B. 危险即将来临

  C. 危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实施D. 只要能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危害

  35.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A. 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B.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36.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

  A. 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B. 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C. 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D. 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3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

  A.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B.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D. 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3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 不构成犯罪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39.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

  A. 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终于废止日B. 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C. 我国刑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D. 它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共同构成刑法的效力范围

  4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D.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答案:31——35 B B D A D    36——40 B D C C D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