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31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一、判断题
1.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 )
2. 当今世界各国,都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设置专职的警察力量。 ( )
3. 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权力机关。 ( )
4.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系统。 ( )
5.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可以不履行职责。 ( )
6. 工作方法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 ( )
7. 刑事执法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特殊使命,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 )
8.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
9. 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是预防的重点和关键,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记“重拳”。 ( )
10.公安政策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
11.严肃与谨慎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具体应用是坚持稳、准、狠。 ( )
12.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对象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
1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是公安工作党委领导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
14.接收110报警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一种。( )
15.惩办就意味着严惩,必要时可以不依法定罪量刑。( )
16.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侦察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 )
17.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标”的原则。 ( )
18.讯问犯罪嫌疑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 )
19.侦察机关进行侦察实验,只有经县级以上检察机关负责人批准才能进行。 ( )
20.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中断对案件的侦察、起诉和审理。 ( )
21.社会危害性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本质的特征。 ( )
22.李某在一市场偷钱50元,因其又聋又哑,所以可以不予处罚。 ( )
23.劳动教养,既是行政措施,又是一种刑罚方法。 ( )
24.公安执法监督的对象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 )
25.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以退还财产和恢复原状为辅,但这三种方式不可以单独适用。 ( )
2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 )
27.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人民性和行为的表率性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最显著的三个特征。 ( )
28.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所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特征、身体状况诸方面条件的总和。 ( )
29.曾因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可以担任人民警察。 ( )
30.被辞退的公安民警享有法定待遇,即可享受待业保险。 ( )
31.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
32.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但不必与政体一致。( )
33.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
34.边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 )
35.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 )
36.化验员属于刑事警察。( )
37.公安机关在行使紧急优先权‘时,对于造成的损失没有任何赔偿义务。( )
38.公安工作具有打击与保护的双重特点,打击与保护,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打缶以保护为前提。 ( )
39.秘密工作与公开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秘密工作需要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中,公开工作需要秘密工作后盾,并为秘密工作创造条件。 ( )
40.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 )
参考答案:
1. √ 2. √ 3. X 4. √ 5. X 6. X 7. X 8. √
9. X 10. X 11.√ 12.√ 13.√ 14. X 15. X 16.√
17.√ 18.√ 19. X 20. X 21.√ 22. X 23. X 24.√
25. X 26.√ 27.√ 28.√ 29. X 30.√ 31.√ 32. X
33.√ 34.√ 35.√ 36.√ 37. X 38. X 39.√ 4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