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单选题(5)

2010-03-24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二、单项选择题

1. 限制财产权利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

A.强制戒毒    B.强制治疗     C.约束   D.查封、扣押、冻结

2. 下列不周于公安行政强制执行的是(   )。

A.强制划拨,强制拆除  B.强制扣除    C.代履行,强制金  D.拘传

3. 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C  )。

A.强制拘留    B.遣送出境      C.警告     D.劳动教养

4.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罚,罚款幅度一般情况为(  A  )元以上,(  A  )元以下。

A.1,200    B.100,500     C.50,500   D. 200,1000

5. 拘留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期限为(  C  )日以上,(  C  )日以下。

A.1,7   B.3,10     C.1,15  D.5,30

6. 拘留适用的对象是(  B  )。

A.自然人和法人 B.自然人   C.法人 D.自然人或法人

7.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A  )。

A.社会危害性  B.应受惩罚性    C.违法性 D.情节轻微性

8.(  C  )成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

A.自然人  B.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C.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D.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9. 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B  )处罚。

A.免予           B.从轻             C.减轻           D.不予

10.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  D  )处罚。

A.免予           B.从轻             C.减轻           D.不予

1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  A  )处罚。

A.不予    B.从轻    C.减轻   D.从轻、减轻或免除

12.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D  )处罚。

A.免予           B.从轻           C.减轻           D.应予

13.《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一人实施数行为的责任遵循的是(  D  )。

  

A.吸收原则   B.择一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14.对二人以上共同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  D  )

A.同等责任  B.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罚

C.划分主犯、从犯,处罚略有不同  D.只追究策划、指挥、领导者的责任

15.胁迫、诱骗或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D  )处罚。

A.应当从重    B.必须从重  C.从重    D.可以从重

16.劳动教养的期限为(  D  )。

A.2至5年    B.2至4年     C.1至4年    D.1至3年

17. 劳动教养的时间,从(  B  )起计算。

A.决定劳动教养之日  B.通知收容之日

C.被羁押之日  D.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受理之日

18.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进行违法活动,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延长劳动教养期限,但延长期限累计不得超过(  C  )。

A.2年      B.1年半       C.1年      D.半年

19.劳动教养的审批机关是(  D  )。

A.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

20.收容教育的对象是(  A  )。

A.实施卖淫、嫖娼行为,尚不够实行劳动教养的行为人B.实施卖淫、嫖娼行为人

C.赌头、赌棍,尚不够实行劳动教养的行为人D.流浪的乞讨者

21.根据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的规定,对卖淫嫖娼人员实行收容教育,由(  B  )决定。

A.县级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             B.县级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D. 人民检察院

22. 收容教育的期限是(  D  )。

A.3个月551年   B.6个月至1年    C.1年55 3年   D.6个月55 2年

23.对拒绝接受教育或不服从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员,可以延长收容教育期限,但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的,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C  )。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24.强制戒毒工作的法律依据是(  A  )。

A. 1995年1月间,国务院发布的《强制戒毒办法》

B.1999年4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C. 1996年3月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D.1989年4月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5.强制戒毒的对象为(  D  )。

A.贩毒分子    B.吸食毒品人员

C.注射毒品人员  D.需要送人强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

26.下列必须使用强制措施进行治疗、强行戒毒的是(  C  )。

A.偶尔吸毒人员                       B.一般吸毒人员

C. 吸毒成瘾人员                       D.毒品依赖性人员

27.强制戒毒的主管机关是(  A  )。

A.公安机关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28.强制戒毒期限为(  C  )个月至(  C  )个月,并可延长强制戒毒期限。

A.1,3       B.2,5       C.3,6       D.6,15

29.决定强制戒毒的程序主要有:①公安机关在向戒毒人员宣布强制戒毒决定时,应向戒毒人员说明强制戒毒的性质及有关规定,告知强制戒毒人员应有的权利。②强制戒毒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 13内通知戒毒人员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③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制作《强制戒毒决定书}。④戒毒人员对强制戒毒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戒毒人员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的正确排序是(  B  )。

A. ②③④①    B. 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30.强制戒毒所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D  )。

A.教育、治疗  B.管理、保护     C.组织劳动   D.休闲、娱乐

31. 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遇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强制戒毒所的,由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担保,经强制戒毒所批准,可以离所,离所期限一般不超过(  A  )日。

A.3       B.5       C.7      D.10

32.收容教养的对象是(  B  )。

A.不满18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

B.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

C.未成年的一般违法人员

D.实施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的未成年人

33.劳动教养的性质是(  C  )。

A.行政管理方法                      B.行政处罚

C. 公安行政强制教育措施               D.刑罚方法

34.(  D  )对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以及审核、聆询、决定、执行的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A.《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B.《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C.《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

35.对被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应坚持(  A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重在教育

    查看答案请选中括号空白区域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