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易混淆的法律题系列10(精解)

2010-01-29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1 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2
、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A.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甲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3
、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 止。甲催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乙打电话给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 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4
、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5
、甲公司于65日以传真方式向乙公司求购一台机床,要求立即回复。乙公司当日回复收到传真610日,甲公司电话催问,乙公司表示同意按甲公司报价出售,要其于615日来人签订合同书。615日,甲公司前往签约,乙公司要求加价,未获同意,乙公司遂拒绝签约。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买卖合同于65日成立
  B.买卖合同于610日成立
  C.买卖合同于615日成立
  D.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6
、甲的一头牛走失,乙牵回关入自家牛棚,准备次日寻找失主,当晚牛棚被台风刮倒,将牛压死。乙将牛肉和牛皮出售,各得款500元和100元。请人屠宰及销售,支出100元。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一头同样的牛
  B.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
  C.甲有权要求乙返还600
  D.甲有权要求乙按该牛的市价赔偿1000

 
7
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对此,应如何处理?
  A.由乙承担违约责任
  B.由乙承担侵权责任
  C.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由甲自己承担损失

 

 

 

安徽公务员网提供参考答案:

1、  答案及解析:B 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所以A项正确。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 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由于刑法中各种减轻、免除处罚规定的存在,数罪并罚和故意杀人罪最后的宣告 刑都有可能为3年以下,所以两者都有能够适用缓刑的可能,CD均正确。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适用缓刑,所以B项错误。本题为选非 题,应当选B

 

2、  答案及解析:C 铁路通信线路应被视为交通设施,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既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又触犯盗窃罪。一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对于想象竞合犯,应当择一重罪处罚,所以选C

 

3、  答案及解析:B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的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 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乙违章超速驾驶,应对事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造 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的严重后果,后又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排除CD两项。另根据该解释第5条第2款,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 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本题中在肇事后因甲对乙的阻止催促,使甲成 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因此甲和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正确答案为B

 

4、  答案及解析:A 《刑法》第172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 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 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使用既可以合法的方式使用假币,例如持假币去商店购物。也可以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假币,例如持假币参与赌博。B项构成《刑 法》第171条第2款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C项中甲的行为不构成使用假币,但不排除非法持有假币。D项实质是甲出售假币,构成《刑法》第171 条第1款出售假币罪。

 

5、  答案及解析:D
  考点:缔约过失
  详解:以合同书订立合同,自合同书订立之日起合同成立,故合同尚未成立,只能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乙出尔反尔,故意导致合同不成立,属于恶意磋商。
  评论:合同成立与否是判断缔约过失的一个根本标准,也是常常混在一起迷惑考生的陷阱。

 

6、  答案及解析:B
  考点:无因管理
  详解:乙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仅对故意和重大过失负责,故免责。其占有为善意占有,返还以现存价值为限,即600元。但发生费用100元由被管理人承担,扣除后为500元。
  评论:无因管理的效力是基本考点,必考内容,必须掌握。 

 

7、  答案及解析:D
  知识点:好意施惠关系
  详解:本案中的情形属于民法上的好意施惠关系,并非法律的调整拖围,而是一个日常生活的人情伦理问题。虽有一个协议,但没有意图使其发生民法效果的意思,故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评论:纯粹的理论考察,没有任何法条依据,预示着以后命题的理论化趋势正在增强。但好意施惠关系旨在区分法律调整与非法律调整的范畴,如果回归常识,社会生活哪些关系是法律调整的,哪些是人情调整的,该题也不难得出结论。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