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公务员考试宪法常识练习及精解十三

2010-01-08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最早写入人格尊严内容的我国宪法是(   )。
    A.1954
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答案】D
    
【考点分析】考查要点是人格尊严。我国建国后长期受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十年动乱时期,公民的人权受到大规模的侵犯,人格受到严重侮辱。基于这种教训,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是我国宪法第一次写入人格尊严的内容,是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权利的进一步规定。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员    C.国务院    D.国家民委
   
【答案】A
  
【考点分析】 考查要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基本法律是为实施宪法而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最重要的法律,主要包括民刑法律、诉讼法、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等。

 

 

 

二、多项选择题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是(   )。
    A.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B.
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C.
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
    D.
宪法与宪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
【答案】 ABCD
【考点分析】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宪法与宪政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都是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目的。

 

各级人大代表受(  )监督。
    A.
选民      B.选举委员会     C.原选举单位    D.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答案】AC
【考点分析】人民代表要向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在整个任期之内和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始终要同选民和选举单位保持密切联系,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由他们选出的代表。 

 

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
    A.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
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都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D.
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
  
【答案】AC
【考点分析】依法服兵役只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但不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也是国家机关。
  
在我国制定颁布的四部宪法中,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宪法实施监督权的有(  )。
     A.1954
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答案】ACD
【考生注意】第1和第3项只是规定全国人大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现行宪法除全国人大外,还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可以监督宪法实施。注意监督宪法实施的主体与宪法解释、宪法修改的主体差别。
 
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   )。
 A.
修改宪法         B.解释宪法     C.监督宪法实施     D.提出宪法修正案
【答案】 BC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宪法解释权和宪法监督权、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权,并可以提出宪法修正案。
【考生注意】只有全国人大才有修改宪法的权力。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   )。
     A.
引导     B.鼓励     C.监督    D.管理
【考生注意】宪法已经进行了第四次修正,改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分享到

切换频道